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

[專題]沒有定位,何來地位(2)「性格」與「專長」

  其實我蠻建議朋友來看這一個系列,也和我交換想法的。

  定位這個詞,在過去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但也許,我從很早之前就開始有所關注,這個源頭,應該來自於我很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是什麼,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思考要怎麼樣才能讓我在別人的心目中是「好」的。國中的時候我很怕得罪人,高中的時候我很怕永遠被別人認為我很白爛,大學的時候可能因為對環境不爽就沒什麼特別的感受了,而我也漸漸察覺,別人對我,似乎開始有一種「固定」的想法。

  你是誰?你有沒有曾經問過自己?

  或許你可以思考一下,若是你問朋友對你的印象,他能不能很快說出來,他會說什麼?

  如果你沒有辦法很快的想到對方可能想到的詞,那就表示你的定位還不是明確,如果你有想到某些詞彙,但和對方想的不一樣,就是你的定位還沒獲得別人的認定。

  我覺得個人品牌可以分成兩個區塊談:「性格」和「專長」。

  先談性格。

  撇除掉好人壞人,你給人的感覺是樂觀還是悲觀?嚴肅還是幽默?沈穩還是急躁?不妨對自己作個檢視,因為在未來,你的決策在別人眼裡的預期和接受度,性格占了很大的關鍵。如果一個人用了和自己性格迥異的方式處理事情,往往會遭致別人的「不信任感」。舉個例子來說,一個吝嗇鬼突然對你大方起來,你絕對會覺得他居心不良。

  再談專長。
  出了社會,除非自己的第二專長很突出,不然大家會先想到的是你的「職業」。
  很多人大學畢業後不知道要幹啥,也許周遭的人會跟你說「沒關係,慢慢來」,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茫茫然走過這個年紀,然後不小心的就安在這個位置上了。從台北回到台中後,我反而有了不一樣的感覺,我覺得重點不是你想幹啥,而是你「決定」幹啥。

  回台中後我在家裡摸了兩個月,雖然一回家我馬上報了地球村,不過那種感覺很不踏實,家裡建議我去職訊局找課上,我就報了一個「室內裝潢實務班」,我以為是室內設計,但沒想到是作苦力的,當時考國中數理,正好我之前是教國中數理的,不巧的就考了第一名,所以當初就抱著「雞肋」心態進去了。

  會讓我想在這個行業持續的只是一個念頭,「撇去教師身份後我沒有一技之長,我一定要找個專業然後持續作下去」,所以其實我開始並沒有特別喜歡室內裝修業,而是我「決定」繼續在這個行業走。

  半年後結訓我馬上去工地工作了,再來就是大部分朋友所知道的到中技唸書,然後作木工、考照。從連釘槍都不會拿開始,到作師傅;到看不懂圖,到學會3D,你說過程是什麼,可以用痛苦跟無聊形容,但沒想到這樣下來,有一天竟然覺得有興趣了。

  說了那麼多,其實重點只有兩個:「決定」與「持續」。

  俗諺說:「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這句話一點不錯,持續絕對是定位成功與否的要件。

  而至於那個決定呢,其實就像你撿肥皂時士官長講的,「痛一下就過去了」。

  如果你現在的工作,還不至於讓你完全想不到自己未來的樣子;或是說你想像中的未來,和你從事的行業完全不相關,只要有一點看的見未來的可能性,我覺得都是值得冒險的,一年不夠,兩年三年,你一定會在這個領域有些地位,只要你對所做的有堅持,並且願意忍受痛苦去學習,不要做到混三年,結果被公司掃地出門就好。

  有了「決定」之後,再來就是如何持續的讓決定的力量夠強。我認為只要是人一定會怠惰,設定目標,是輔助自己在厭倦的時候還要打起精神的方式,下一章,我們就從設定目標談起。

2 則留言:

mingp 提到...

對你來說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咧?除了實現自己的想法之外,市面上成功人士對我而言其實充滿許多的妥協,不是特別很有印象。

hokky 提到...

我沒有特別去定義自己的成功,不過我傾向於設定大大小小的目標去達成,比如說在這個行業我的最終目標是室內設計師,或許達成可以是成功的一種,不過目標還是會繼續設下去的

我覺得妥協是一定會遇到的問題,但是原則也是要確立,只要自己的原則不被破壞,偶而妥協一下又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