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日記]脈絡

  很久沒說說話了,最大的原因是要競圖。
  不過都要競圖了,才會想喇低賽。
  我喜歡追尋脈絡,所以在看蝴蝶效應時,感受很深。
  年歲漸長,當在回憶深處往前追尋的時候,我會去尋找一些事情的意義。
  生命很無趣也很有趣,無趣的事情是那種被綁縛的感覺,有趣的事情是試圖掙脫的過程。

  晚上看了山豬傳給我的報告,我想說我們一路執著的過程,絕對是有意義的。
  那不是渾渾噩噩也不是庸庸碌碌,儘管很多人都是這樣看的。

  問題在直指核心的地方。
  好比說我覺得經濟學的最大問題在「外部成本」,而大學生出來只關心基金。
  好比說我覺得教育的最大問題在「從技術導向修養」,而巨工電腦和105只會一天到晚告訴你用少少的時數可以得到有的沒的專業力。
  好比說在室內設計上我是極力贊同型隨機能和關注侷限性的,而我在許許多多的個案中卻感受不到震撼,但我在米拉的身上卻感受到了。

  問題在闡述的方式。

  生命很膚淺地蓋在解釋學上,但不試圖說些什麼,是不會有人明瞭的。
  我覺得設計也是如此。
  我贊同劉育東所說的建築師是集合各領域的一門學問,但廣度已經走道盡頭,深入的方是就是一種解釋學--我們不可避免地要關注這個社會所面臨到的問題。

  這讓我想到評圖的時候藍老師說的:「不要把設計想得那麼偉大」
  但我以為:「它不一定偉大,但他絕對是一個很好的話筒」
  就如同我覺得教育的意義也是如此,在我的私心中把教育放在很高的領域上,然而在實際上卻很少很高的人站在教育者的位置上(尤其是基礎教育),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的思考和創意是如此地萎靡不振。

  社會的形成會有很多的利益糾葛,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的折衷方案,但當人群在努力的時候,更多的人傲慢地選擇了奈許模型裡的最差策略:給予自己小小的方便而造成別人最大的傷害--但人是會報復的生物(除了佛心來著),這就是最差解形成的原因。

  所以當我做好分類垃圾場的人一口檳榔一口煙爽爽領薪水並且傲慢地把垃圾袋丟回說什麼什麼還沒分類的時候,我會準備忍受一次,但下一次我就會當場把垃圾丟回他的腳邊並且向學校建議換清潔公司。
  因為我認為如果你領錢不分類,覺得我沒做好又不告訴我怎麼分的話,我覺得你可以不必領薪水,回家吃自己比較快。

  對於最差解的歌:可以參考盧巧音「好心分手」

  通篇文章雖然看似離題,但我覺得是環環相扣的,我給甲上。

  
  

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這篇的閱讀難度
我給甲......
-- Raffer --

死貓麵 提到...

這篇文章,我給甲上

地球村の李さん 提到...

如果我給甲上上,會不會太狗腿了點…

Unknown 提到...

只有我不給甲以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