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

[電影]嫌疑犯X的獻身(2)

  湯川的出現,是很大的爆點,究竟他是救世者、魔鬼、還是路過的小白?

  用難解的數學題和石神對話,用天才共通的語言來告訴石神,我在懷疑你,而石神也藉由這些問題來作回答,我覺得這對石神來講也是一種解脫,算是對認可的人的一種抑鬱的坦白。就好像人們犯了罪,會想去拜拜或者是跟神父說,我要告解一樣。所以石神這種舉動不是自掘墳墓,而是他本身希冀得到某種程度上的救贖。

  只是湯川的工作也太多了:大學教授、偵探、把妹高手、套話高手、心靈捕手,實在是太忙了。

  湯川在劇裡的角色是沒有矛盾的,雖然他陷入了對好友情感上的掙扎,但是他還是選擇了做為學者該作的事:面對真相。儘管在劇中的論辯中,他也清楚瞭解:那怕我揭開了這個事件的真相,誰也不能獲得幸福。這彷彿就是湯川和石神的共識了,只是他們選擇的路是不一樣的。

  有人說湯川這樣選擇是不忍好友背負跟蹤狂的罪名,但我卻認為湯川覺得自己有責任去述說真相,畢竟如果他會感情用事的話,他應該會選擇不說出真相,才符合他對好友的交代;而石神則不一樣,他因為愛失去了分寸,他一心只希望石神最後做出站在他那邊的決定,只是他始料未及的是,在最後的審問中,湯川告訴他他把一切告訴了靖子,然後導致最後靖子自首而他崩潰。

  我想劇中的走向很殘酷的說明了石神是一個渴望愛卻又不懂愛的男人,愛也許是需要奉獻,但卻不是這種表達方式。在赤裸裸的真實面前,這是一種兩敗俱傷的作法。也就如湯川所說:你讓完全無關的人成為時鐘裡的齒輪。石神在層層的設計裡面製造了完美的不在場證明,他讓花岡靖子和美里不必說謊,但他卻沒有辦法對自己誠實--包括對靖子的愛,所以他的這種奉獻是一廂情願的,在計算上的最適策略,在人性上卻出現了很大的盲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