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3日 星期日

[旅遊]環島日誌(06/02/09)

  一早起來,車城的風還是一樣大,收拾好東西之後,摸摸昨晚晾的衣服,也差不多乾了,換上衣福後回香客大樓繳鑰匙,隨後離開。
  車城的天氣晴朗,在縣199前的我卻感到不安,只見東邊的天空烏雲密佈,彷彿越過山嶺之後就要變天。
  騎上縣199,右手邊是四重溪,沿著公路來到石門古戰場,停好車往步道上去,有一座紀念碑豎立在其上的空地,上書「澄清海宇還我河山」。講到石門古戰場就不能不提到牡丹社事件,當時日本有艘船因遇颱風在台灣南部擱淺,因誤闖牡丹社原住民的住地,有54人慘遭殺害。日本向中國反應,清廷以「生番為化外之民」為由搪塞,卻給了日本人出兵的藉口。日本為了懲罰這些「化外之民」,於1874年5月中旬開始進攻,先與原住民戰於四重溪失利,後仗先進武器,在今石門古戰場處獲得決定性的勝利,而頑強抵抗的牡丹社最後也只能投降。而後清廷稱日本此為「保民義舉」,並承認琉球為日本屬地。
  戰爭的背後,都有其大義,但不管大義說的多響,背後的本質都是侵略。「鄉愁,不是在別後才湧起的嗎?」輕輕哼起陳建年的鄉愁,因爭端而起的流亡,也許已經作為歷史埋入土裡。然而我們作為繼承者所繼承的愁緒呢?踏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阿,又會是以後的子孫,所想起的哪一代的往事呢?而又有誰是真正「定居」的呢?
  路經石門步道來到牡丹水庫,進去不久便看到宋楚瑜題的「牡丹水庫」四個大字,背後則是溢美於言的碑記。牡丹水庫作為全台造價最高的水庫,其功用也是不小,足以供給恆春半島的用水到民國110年,是此地觀光事業一個強而有力的後盾。
  出牡丹水庫,差點與小客車對撞,又提醒自己要提高警覺。
  進入東源村,這裡的風景相當不錯,依山傍海;中途路過哭泣湖,這是一個人工湖泊,湖畔有一座石頭屋,四周野薑花搖曳,晚上於此可以看見滿天星斗。至於為何要叫哭泣湖,聽說要問這裡的主人。
  出了縣199後,接上台九線,就是台東縣了。騎了一陣子便到了達仁鄉,在路上加了油,順便休息。加油的時候我很訝異,騎了整段的縣199,只花了40塊油錢。
  達仁鄉圖書館就在加油站對面,我將車子停在外面,進去參觀。這裡的圖書似乎很少有人借閱,許多小說和叢書整套整套的擺在裡面乏人問津,讓我感到相當心痛。
  出了達仁鄉後的台九線完全濱海。右側的太平洋一望無際,海水與天空容唯一體,雲與海在陽光的兆色下,分出了許多不同的色層。
  我在太麻理得一處海邊休息,並嗑了幾片乾糧當午餐,在沙灘上一邊走著一邊哼著歌,突然有種暈眩的感覺。
  下午約一點半來到知本,沿著溫泉旅館的路上走,便有業者騎車上來遞名片。我聽到最便宜的是單人八佰。我並不想在這裡砸大錢,打了電話麻煩阿聰幫我查查看民宿,打給老柏請他幫我問警光。
  隨後進了知本森林遊樂區,此際天空飄著小雨,灰濛濛的天空讓我一直擔心雨勢下大。園區裡面有許多植物介紹,我沿著步道緩緩前進,老柏在中途打電話跟我說警光客滿,但忠義堂可以問。走著走著步道中斷了,有群工人在維修,這一路上來風景區老是在維修,真不知是因為寒假遊客較少還是前一陣子的颱風實在太嚴重。
  下了山後我沿著老柏的說法找到忠義堂,原本打算在這裡擱好行李,到外面買溫泉卷泡湯,沒想到這裡面就有附設溫泉。來到知本沒有花什麼錢,一樣可以泡到溫泉,這也是旅途中的機遇和幸福吧!
  題外話,這裡的溫泉需要排隊,隊伍中不少是原住民。當他們用自己的語言交談的時候,突然有一種深深的「我是外來人」的感覺。

P.S.因為隔天要走台九線,因此利用入夜前的時間跑了二十幾公里到台東市,在那裡吃了蚵仔煎和蔥油餅。台東市規模不大,最熱鬧的路應是新生路,在路口疑似被闖紅燈照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