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9日 星期四

[電影]班傑明的奇幻旅程(3)

  劇中的配角也各具份量:
  (1)班傑明的黑人媽媽昆妮:有了她班傑明才有存活的可能。當醫生跟她講有些生物是不值得生存在這世上的,她選擇接受這個大家都不願接受的奇蹟。而她的無私包容也讓班傑明學會了接受自己。
  (2)韋伯斯:莎翁劇本高手,因為愛昆妮選擇接受班傑明。
  (3)老爸巴頓:到中期才比較有戲份,回頭找班傑明,期望他繼承鈕釦工廠,在劇中的理解他是自私的,但他身後提供了班傑明一輩子的財富。
  (4)小矮黑先生奧迪:開啟班傑明冒險的關鍵人物,一輩子都在旅行。他甚至外放到把班傑明丟在路上要他自己回家。但那也使得班傑明漸漸學會獨立。
  (5)不知名太太:有些人你記不起他的名字,但你卻對他印象深刻。她教班傑明彈鋼琴,告訴他投入琴鍵上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感情。
  (6)閃電七次男:整場被雷打七次,我和亮亮都覺得很好笑。
  (7)藝術家船長邁克:也是改變班傑明世界的關鍵人物,非常有個人風格,他不想當拖船員而和父親鬧翻,他想當藝術家,雖然沒拿起畫筆但他用身體上的刺青去實現自己的想法,死於二戰。
  (8)伊麗莎白:班傑明的初戀,相遇時她約45歲。曾試圖橫度英吉利海峽未果,極富冒險精神,20年後,班傑明透過新聞得知,她花了34小時26分橫度英吉利海峽。

  劇情的走向處理得真的是非常的細膩,幾乎每個環節都有考慮到了,人們互相影響,一層扣著一層。
  我們在人生的旅程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彼此分享著不同的故事,班傑明這個人物,我覺得最主要的是告訴我們,倒敘的人生並沒有讓他放棄生命,讓他更瞭解許多生命的意義。以養老院作為開頭的場景,讓班傑明其實是一路體會死亡和離別的,所以他比別人更早知道,人來人往,你不知道誰會跟你一輩子,不知道誰會在中途離你而去,但這部不代表你必須規避、放棄。
  在班傑明從電視得知伊麗莎白完成夢想時,其實很清楚的,回憶並不是那麼容易忘記的東西,忘記也絕對不是人生的最佳方案。但是你是可以選擇的,可以選擇瞭解、原諒,或是其他的方法,最終告訴自己,接受他,那就是那樣了,這是人生的一部份,少了一片,都不會有現在的自己。
  喜怒哀樂,都是這樣交疊而成的,會失落,是因為過去曾經美好。但我們怎麼忍心告訴自己,我這一生就只為了迎接過去的某一段時光,而沈湎在過去不可自拔呢?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賤貨,我也想看這部!
(ノ ゜Д゜)ノ ==== ┻━━┻

然後,我上週在師大看完了原著
短篇小說,電影似乎(←我不想
仔細看你寫的鬼東西!)延伸了
許多新的東西,不愧是我的摯愛
David Fincher!

hokky 提到...

乾我闢室!
帶你的聊天妹去看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