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的進度是把相關文章趕完。
雖然已經離開學校兩年多了,不過還算一直有在做學生,之前的職訓、地球村、文化大學進修推廣部的課...都一直有認識新的老師、新的同學,也看到了所謂正規教育外的許多新的人事物,這樣的進程給了我很多啟發。
念中技的感覺還算親切吧,因為從高中時代就常出入了。以前昌明樓地下室還有眼鏡行和全家便利商店,現在都不見了,圖書館也搬走了,至今我還沒找到。景物不舊,人事已非,但至少位址不變,那就是親切的來源。
室設的老師感覺都還蠻用心的,不過由於同學來自不同科系,教學上面落差很大,同樣的功課給不同的同學壓力也是差很多(我就覺得還算痛苦),好處大概就是同學都要逼自己CAD上手。
到目前為至我比較有興趣的課都是選修,一個是物理環境概論一個是生態與環境,如何讓人與環境共生,這個是很有趣的議題,也是設計思考上很能夠發展的面向。
禮拜天去看了室設二的評圖,感想只有一個"強者恆強,弱者橫弱",有的人的模型到了二年級還是貼圖長高,雖然說在業界真的很忙很累,不過如果到了二年級我的模型長這樣,我會覺得我這兩年是白來了。
創意的部分我想真的會被常跑工地侷限住,每每想到一些東西馬上就會浮出某個工地的格局,因此我想之後應該要把多一典重心放在閱讀和旅遊上,這又是現在擠不出時間的情況之下需要好好思考的事情了。學而無所獲這一件事我已經在大學感受四年了,這一次絕對不能讓悲劇重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