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我第二次參加五公里以上的路跑,上一次是去年的26屆舒跑杯,上次十公里,這一次大約八公里,我把它當成今年舒跑杯的練習賽。
大約六點十分左右到雙十國中,人已經很多了,目測至少也有五千人,起跑時間稍晚,6:35左右才起跑。
今天的狀況不太好,大約跑到3km左右才感覺身體熱開,不過大概到6km左右就覺得腳很酸了,賽後歸納了幾種可能原因,在舒跑杯前可以檢討一下。
1.睡眠不足(哪一天功課才寫的完阿TT)
2.護膝綁太緊,禮拜五作最後一次練跑的時候其實還蠻順的,也順利地在北屯國小跑完40圈(剛好八公里),那一天沒綁護膝,之後練跑的時候可以作一下交叉測試。
3.時差的問題。之前都是傍晚或是晚上跑,早上未用餐就跑,我不知道在體能上是否有影響。
再來是比賽的狀況。今天副市長蕭家旗也有來跑,會注意一下是因為他是我們系主任的表弟。我們的副市長還蠻不賴的,一路上都跑在很前面,體能真的很不錯。我則是一路都跑在他附近,一直到最後一公里才稍稍拉開距離。
這次的三商巧福盃讓我覺得蠻怪的,因為在身體的反應上,感覺是比八公里長,幾乎快和舒跑杯一樣長度了。去年跑舒跑杯的成績出來,我的感覺是不到十公里,這次的感覺則是超過八公里。也或許和我工作轉換上也有不一樣,去年跑舒跑杯的時候我都還在站馬椅,今年則是都在蹲地板,對膝蓋比較傷。
成績的話,跑了634名,男子組大約3900個人跑,所以大概是20%以前,回來的時候忘記看我的總時間,等到上課之前再回到現場成績表已經被搬走了。所以還是要等舒跑杯再來對照了。
跑路跑我覺得最大的重點在於"不要停",差不多在最後一點五到一公里的時候,很多人就支撐不住了,在我看來就是前功盡棄,因為光是在最後一點五公里,我大概就超了快兩百個人。不是說要跟別人比較,而是在路跑的過程中,有時候也可以檢視和你不同的人的生活態度,如果把跑路跑這件事放在生活中來看,我們也不難發現,很多人其實都是在終點前放棄的,而越到後面放棄的人,浪費越多時間。在路跑後段我也很受不了,但是要拼命催眠自己"你的目標是舒跑杯的十公里,是在後面,不是現在這個終點","你希望現在就結束了嗎?"這樣一想,也或多或少會讓自己忍受一下腳或者是內臟缺氧的痛感了。
補充一下跑完的情況。
因為我算是第一批跑完的(跑到後半段整個隊伍會分成很多段),跑完去牽車的時候我沒想到後面還有人在跑,所以騎著機車在路上看到工作人員,我熱情的舉起手來跟他們說"辛苦了",卻換來了莫名其妙的眼神。後來才發現他們疑惑的真正訊息是"有你這樣跑到一半就跑去牽機車的嗎?"真是天大冤枉,小的已經跑完領完贈品準備回家了TT,這也算是有趣的小插曲吧!
在路跑上我還算是新手,在前面有諸多路跑協會的成員、跑ING、舒跑杯、巧福盃的老將、臺體的學生,或者是連半馬都去跑的跑手,所以對我來說名次的推進是很有挑戰性的,代表著我跨越了某些在路跑上、或生活上的障礙,所以雖然很多人說路跑是很無聊的一項運動,但對我來說卻是非常有意義的。
然後要感謝老柏的陪跑了,今年有他的指導減少了我摸索的時間,雖然他很容易睡過頭和裝死,但是我還是銘感五內的。
最後附上兩張照片(沒有多帥不必期待)。
3 則留言:
一臉瘦巴巴~
要是我是路人~
我肯定也以為你是跑到一半就軟腿的人啦~
不過~你比我想像中的厲害~
恭喜~恭喜
期待舒跑盃
我也跑了一年多拉,而且現在體重是70 不是瘦子哦
看到我的名字就甘心~
我極不喜歡跑步,能找到有人陪跑,
還請包含我的懶惰阿。
以後就隔週見了~
張貼留言